|
申紀蘭:不論學問多大、地位多高,都不能脫離人民群眾 |
|
|
|
 |
人民代表是代表人民的,現在人民的水平普遍提高了,當代表的水平要是不提高,就代表不了人民啦!
不論學問多大、地位多高,都不能脫離人民群眾。要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對群眾要知冷知熱。我們不脫離群眾,群眾就不脫離我們,就會把我們當作親人,真心實意疼我們,擁護我們。
——申紀蘭
[申紀蘭簡介]
申紀蘭,73歲。現任山西省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多次被評為山西省特級勞模、全國勞模、全國三八紅旗手。連任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申紀蘭創辦了聞名全國的“金星農林牧生產合作社”,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贊揚。1952年,申紀蘭榮獲全國勞模稱號。1953年,申紀蘭又成為全國婦聯執行委員,並赴哥本哈根出席了國際婦女代表大會。次年,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在那火紅的年代,天安門國慶大典,毛主席跟她握過手﹔中南海總理家宴,周恩來請她進過餐。
[申紀蘭事跡]
老模范新傳
老支書李順達1983年病故后,西溝這面旗幟便歷史地落在申紀蘭肩上。她感到這面旗幟的分量,時常激勵自己:"老李是看不見了,我要好好干!"但是,通向富裕之路的大門也並非輕易就能打開。
比起先進地區,差距在哪裡?西溝怎麼辦?申紀蘭一時也說不清,道不明,於是決定出去看看。1984年冬天,申紀蘭和另外3個村干部打點行裝,河南、江蘇、上海郊區一路南下。前后半月有余,申紀蘭眼界大開,特別是"無工不富"的觀念開始植入她那羊肚子毛巾裹著的頭腦。河南新鄉七裡營,一個村就有27個企業,電腦指揮生產,產品出口海外,人均收入3000元。村支部書記也是個老勞模,跟申紀蘭說:"光靠種地富不了,趕快上工業吧!"申紀蘭想,也是。西溝人均才7分地,為人多地少發愁多年,窮就窮在這種糧"單打一"上。上工業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安排勞力,不正是一條很好的致富門路嗎?
南行歸來后,支部會便討論辦個什麼企業,選來議去,多數傾向於借當地硅礦之利,上一個中型硅鐵廠。
幾天后,硅鐵廠破土動工了。申紀蘭的心勁可足啦,成天不著家,火扑扑地到處跑,不是在建廠工地,就是進縣跑市上太原,別的姑且不說,僅資金就跑回100多萬元。
西溝也能流出鐵水!壘豬圈的石頭也能變成幾千元一噸的寶貝!捏慣鋤把子的手也能辦成工廠!當鐵水映紅了申紀蘭那張朴實的臉時,她哭了,好多男人也哭了。這是1987年11月8日。次年,硅鐵廠給西溝帶來了88萬元的利潤。
一次,申紀蘭見到一位頗有名氣的農民企業家,這位企業家同申紀蘭一樣,既是勞模,也是共產黨員。但是兩人話不投機,格格不入。談起當時的情況,申紀蘭說:"他那一套我不贊成。勞模不勞動,叫啥勞模﹔有點錢就貪圖享受,叫啥共產黨員。"
這就是申紀蘭。在漫長的歲月裡,勞動幾乎成了她的職業,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她以勞動為本,以勞動為榮,因為她認為勞動才能創造財富,勞動才能不脫離群眾。今年4月初她從北京開會返回西溝,聽說全村出動在東峪溝整出2000畝造林地,她家門不進,直奔8裡外的東峪溝,並連連為自己沒能參加這次預整地勞動而遺憾。
多少年過去了,歲月使她臉上顯現出條條皺紋,時光給她頭上平添了縷縷白發,但是羊肚子毛巾還在頭上,手上老繭還是一大把,只是黑布衣變成了滌卡。家裡也沒有一件時興家具,還是60年代的半揭蓋箱,祖上留下的兩門櫃。問及為何不添置新衣新物,申紀蘭道出她的消費觀:"西溝還不富裕,我不該去貪圖這些。吃穿住用,需要就買,不需要就不買。這兩天老往外跑,鞋也磨爛了,我就買了雙新的。這不,你們看。"果然,她腳上有一雙鬆緊口、壓膠底的新布鞋。
如果說,勤勞、儉朴是申紀蘭作為中國農村婦女的傳統美德,那麼,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黨的基層干部,申紀蘭在發展商品生產中把這種傳統美德升華為一種時代精神,即艱苦奮斗,勤儉創業,無私奉獻。那年,無錫幾個人想做倒煤生意,但弄不到車皮指標。聽說申紀蘭名氣大,又認識許多大領導,便托人找到申紀蘭,請她當董事長,還拿出給她印好的名片,說別的不要她管,隻要弄到車皮,每月酬金1萬元。申紀蘭越聽越不對味,以"顧不上"為由推掉了。事后申紀蘭說:"要我出去行賄買車皮,錢再多,我也不干。"
是申紀蘭已經富得不在乎那幾個錢了嗎?不是。她並沒有多大收入,每年除了國家給的1000元補助,村裡給的600元補貼,就是那1畝4分責任田的收入。就這,她也覺得比群眾收入高,是特殊化了,前年市裡要給她增加補助,她一再謝絕。
是申紀蘭不需要錢花嗎?也不是。她至今沒有電視機,幾次想買,總覺得手頭偏緊,買了電視就干不成別的。是啊,婆婆年老多病,雙目失明,需要花錢。誰家有個難處,她也時常感到經濟拮據。當干部這麼多年,無論是外出開會,還是給村裡辦事,她從未報銷過1分錢的差旅費,也從未領取過1分錢的補助,都是自己掏腰包。如此開銷,怎能不緊呢。
憑申紀蘭的權力和地位,像時下一些人那樣,搞搞權錢交易,也並非難事。但申紀蘭從不動這份心,她覺得權力和地位是黨和人民給的,隻能用來為黨和人民辦事,否則就是極大的犯罪。
溫州一個推銷員找到申紀蘭推銷銅線,申紀蘭知道硅鐵廠正需要,想買一些,可一問價格高得驚人,便不買了。
"隻要照這個價格買下,給你30%的回扣。"
"那更不能買。"
推銷員以為申紀蘭嫌回扣少,就又掏出一沓現金放在桌上,還遞上一塊進口表:"這也是你的,成交吧!"申紀蘭一看這陣勢就不高興,連說:"走吧,走吧,你這人不能打交道。"
"現在都是這樣的。"
"誰說的,我就不是!"
推銷員沒詞了,最后壓價40%把銅線賣給了西溝。十幾天后,申紀蘭收到一封來自溫州的信,那位推銷員在信中寫到:"你是共產黨員,我也是共產黨員,但你才是真共產黨員。"你才是真共產黨員--看著這八個字,申紀蘭感到無尚光榮。
(蘭炎平; 李仲勛; 崔文元《人民日報》1994.08.14)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