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娥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關鍵要愛崗敬業,樂於奉獻 |
|
|
|
 |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愛崗敬業,嚴於律己,樂於奉獻,真正做到串千家門, 知千家情,辦千家事,暖千家心。多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保一方平安……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用群眾是不是滿意,是不是理解,是不是答應來檢驗。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天職。
——邱娥國
[邱娥國簡介]
邱娥國,男,漢族,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戶籍民警、一級警督,1946年出生,1967年入黨。他熱愛本職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從警20年來始終不渝地實踐著共產黨員和人民警察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滿腔忠誠傾注於公安事業,把一片深情獻給居民百姓。
1979年底,33歲的邱娥國從部隊轉業,被分配到南昌市廣外派出所擔任戶籍民警,1990年調往筷子巷派出所繼續干戶籍民警。近20年間,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邱娥國的案頭放著一冊特困人口記錄本,上面寫著孤老江一波、盲人萬叢娣、殘疾人羅堯根等一串人的名字。街坊鄰居們常常看到,邱娥國買來熱騰騰的肉包子,送到了江一波老人的手上﹔幫著萬叢娣一家操辦柴米油鹽、家務雜事﹔跑上跑下,給羅堯根扛煤氣罐。
多年來,轄區老老少少有事找到邱娥國,他都當作大事來辦。邱娥國以一脈真情暖一方人心,一腔忠誠保一方平安,一身正氣創一方文明,把愛心奉獻給了社會,奉獻給了那些殘疾人、孤寡老人、迷路兒童、失足青少年等需要救助的普通百姓,被譽為"群眾的貼心人"。他創造的工作經驗被譽為"邱娥國工作法",在公安戰線推廣。被譽為"人民的好警察"。1997年1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雄模范"稱號。
[邱娥國事跡]
1998年3月,邱娥國被任命為西湖公安分局副政委兼筷子巷派出所指導員。組織上考慮他的社會活動多,為他配置一輛轎車,誰知老邱卻執意要求退回。他說:"我不願和群眾拉遠距離呵!"
隨著工作崗位、職責的客觀變化,邱娥國已不再管段了,但隻要抽得出身,他照樣要到段裡去轉轉,白天走不開,就晚上去轉上一趟,無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從不拉下。每天回來后,就把下去收集到的群眾困難的情況,包括各家住戶人員的變動甚至連夫妻鬧離婚,哪家子女與外地人結婚等小事都記錄得詳詳細細。
這幾年,筷子巷派出所轄區內下崗職工漸有增多,細心的老邱悄悄地做起了下崗職工普查工作。他精心設計制作了一本"下崗人員情況登記本",詳細記錄著轄區內下崗職工的年齡、原單位、家庭人數、專長及再就業情況。並經常來到他們中間,通過拉家常,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轉變就業觀念,鼓勵他們自謀職業。老邱曾了解到百帝實業有限公司要招人,主動找上門去推薦了他本子上記錄著的生活最困難的章愛民等6人。公司錄用后,他仍經常鼓勵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后來,這6名職工均被商場評為"服務明星"。有一次,老邱下段檢查消防工作,發現南昌燈飾照明電器採購供應站的倉庫無人看守,隱患較大,又建議負責人聘用了生活困難但人老實勤快的下崗職工萬益清,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用,雙方都十分滿意。自1998年以來,老邱已協助居委會安置了下崗職工24名。許多家庭由此又漾出了歡笑和春光。
老邱出名后,各方找他辦事的群眾很多,僅收到全國各地的來信已有5000多封!面對前來求助的群眾,邱娥國依舊瑣瑣屑屑扛上肩,並盡力給每一個求助者作著最滿意的答復。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劉忠會,1999年3月寫信給邱娥國說:他母親是南昌人,但從小被送給了一個江西贛州人,隨同的篾籮和包被上寫有外公、外婆及姨媽雷良友的名字。他母親長大后一直想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和姐姐,但苦苦找了50多年卻始終找不到!為了了卻母親的心願,他想到了邱娥國,請老邱幫忙。可是,這麼久了,到哪裡去找呵?老邱被這骨肉盼團圓的殷切之情深深地浸染了,他連夜通過聯網電腦查詢,可是電腦與他姨媽同名同姓的又很多,老邱沒有知難而退,而是鍥而不舍,又是排查又是分析,奔東轉西,跑這問那,終於在南昌北湖小學宿舍,為劉忠會的母親找到了闊別59年的同胞姐姐雷良友老太太。當兩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老姐妹在一邊打電話一邊不住地流淚時,邱娥國這個1.83米的大漢也在一旁悄悄地抹淚了。
走上公安分局領導崗位以來,邱娥國仍然做著孤寡老人的"孝子",孤苦孩子的"慈父",殘疾人的"幫手",下崗職工的"再就業介紹人"。
邱娥國在送走五個孤寡老人"上山"后,現在又長年照應著三個孤寡老人和一個軍烈屬小孩,除了每個月要經常去照看他們,並資助部分生活費外,每逢過年過節,老邱都把他們接到家裡。老人吃飯時會流口水,講話又噴口水,照顧其生活起居非常麻煩,老邱這樣做,沒有家庭的理解不行。他首先要把先進個人向先進家庭轉化。在資助生活費問題上,老邱與老婆孩子們商量,把每月增加的100元勞模待遇貼上,再加上的100多元就算是自己會抽煙吧。他希望家庭成員都把助人為樂作為家庭之樂。老邱妻子、兩個兒子、媳婦都是共產黨員,老邱長期的言傳身教,黨和政府給予老邱的崇高榮譽,鄰裡百姓們對老邱一家人真摯而特別的感情,的確把老邱一個人的價值觀,變成了他一家人的價值觀。老邱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能得到家庭成員的理解、支持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家庭的理解、支持固然重要,和所裡的黨組織一起把全所的同志帶好,就更重要了!"邱娥國告訴我們。
(徐森鳴等《江西日報》2000.04.07)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