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起帆:要讓別人做到的事,首先自己要做到 |
|
|
|
 |
要讓別人做到的事,首先自己要做到
——包起帆
[包起帆簡介]
包起帆,被譽為“抓斗大王”, 上海市市委委員、上海港龍吳港務公司經理、高級工程師,1951年出生,1984年入黨。他在裝卸工作崗位上,以工人階級主人翁的精神,勤奮工作,刻苦鑽研業務,成為技術革新的能手,為國家作出了重大貢獻。1994年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十大杰出職工,1989年和1995年兩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他的名字甚至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列入《國際知識分子名人錄》。他是黨的十四大代表。
[包起帆的事跡]
▲1981年,當包起帆第一次被評為上海市勞模時,他還只是上海港南浦港務公司工藝科“以工代干”的技革員。而今天,他已經是上海港龍吳港務公司的經理了。對這20年的人生,包起帆自己概括說,從1981年至1986年,是自己搞科研﹔1986年至1996年,先后當上了工藝科的科長和主管科技工作的副經理,帶領大家一起搞科研﹔從1996年至2001年,擔任龍吳港務公司經理,成了一名國有企業的“當家人”。
雖然職務升遷了,但創新始終是包起帆這20年來生命的主旋律。龍吳港務公司在黃浦江的上游,船從吳淞口沿著黃浦江開到龍吳要花6個小時。包起帆初到龍吳港時,碼頭的年吞吐量隻有230多萬噸,僅為設計能力的一半。2000多個職工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包起帆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在職工大會上說:“企業走老路沒有出息,我們工人階級必須勇於創新,創造企業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他提出了發展我國內貿集裝箱運輸的新思路,幾次三番到交通部和兄弟港口“游說”,終於得到了上上下下的支持和認同。我國第一條內貿標准集裝箱航線終於在龍吳港開通了。經過4年多的努力,我國已經形成了南到湛江、海口,北至錦州、大連,西至重慶的一個貫通40多個港口的內貿標准集裝箱運輸網絡。去年,全國內貿集裝箱吞吐量達到了260萬箱,龍吳港達到了30萬箱。龍吳港的年吞吐量達到了894.5萬噸,利潤突破了900萬元。
▲包起帆走馬龍吳港務公司經理的第一天,他說:“我是從裝卸工開始發憤努力的,當時隻想做一個有出息的工人。現在,我有了很多‘頭銜’。如果說我成功了,我其實只是做了一個有出息的工人。”
“功成名就”的包起帆,沒有因自己是工人而感到卑賤。20年來,他的地位變了,但有一件事,包起帆堅持做了20年。在南浦港務公司工傷職工周振天的家裡有一本特殊的記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包起帆寄給他的每一筆捐款,從1984年1月27日到今年春節,總共29筆,最初的一筆是10元,最多的一筆有1000元,光是現金累計就有5630元。
包起帆在1987年寫給他的一封信,周振天至今珍藏著:“尊敬的周振天同志:這些錢是來自光明正大的,它是我的技革成果獎。……至於我個人,雖然目前還很不富裕,但也從來沒有不義之財。但與你們相比,我每月的工資不少,還有為數不少的獎金,因此從各方面的條件來看都比你們好得多”。當時,盡管周振天與包起帆同在一個企業,彼此卻素不相識。周振天決心要去看看包起帆,有一年春節,他和另一位工傷的伙伴去給包起帆拜年。包起帆聞訊連忙和妻子從11樓趕了下來,看到他倆送的錦旗,夫妻倆禁不住熱淚盈眶。當時已經是國家級專家和高級工程師的包起帆,慢慢彎下腰,把他倆從輪椅裡背進了11樓自家的沙發……
龍吳港務公司黨組織証實,這20年來,包起帆把所有國家發給他的專家津貼和各種獎勵、獎金總計6萬多元,全部捐獻給了困難職工。
包起帆奉獻出的哪裡只是金錢,那分明是一個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和崇高情懷。這就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的人格力量!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