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盡美:貧富階級見疆場,盡善盡美唯解放 |
|
|
|
 |
貧富階級見疆場,盡善盡美唯解放。濰水泥沙統入海,喬有麓下看滄桑。
——王盡美《肇在造化-贈友人》
[王盡美簡介]
王盡美(1898∼1925),中共“一大”代表,山東黨的創始人。原名瑞俊,字灼齋,山東莒縣(今屬諸城)人。1918年考入濟南省立第一師范讀書。在校期間,積極參加五四運動,發起組織勵新學會,主編《勵新》半月刊。1920年9月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后又組織共產黨小組。1921年7月,和鄧恩銘一起代表山東共產黨小組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任中共山東區支部書記。1922年1月,赴莫斯科出席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6月回國,參加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曾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支部主任,創辦《山東勞動周刊》。8月被派往山海關從事工人運動,是京奉鐵路工人大罷工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開灤五礦總同盟罷工指揮部的成員。1923年2月回山東負責黨的工作,主辦《晨鐘報》、《現代青年》、《十日》等報刊。遵照黨的指示,曾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924年1月出席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致力於山東統一戰線工作。1924年11月,中共山東省地方委員會成立,當選為書記。1925年初,赴青島領導工人運動和國民會議運動。1925年8月19日在青島病逝。
他逝世后,青島黨組織及在青工作的戰友為他舉行了追悼會,黨組織負責人宣讀了他的臨終遺囑。嗣后,派人把他的靈柩送回北杏村安葬在村東南的棗行墓地。1959年,中共山東省委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將王盡美遺骨遷到濟南英雄山 (四裡山) 烈士陵園。1971年,中共諸城縣委在北杏村前的喬有山上修建了王盡美烈士紀念館。他的故居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加以保護。
建國后毛澤東在青島視察工作時,曾特意向山東黨的負責同志講起王盡美,說:“你們山東有個王盡美,是個好同志。”
1961年8月21日, 董必武去武漢途中,深情地懷念起王盡美,在列車上揮筆寫了一首《憶王盡美同志》的詩:“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舟泛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鬆。”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