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海東:一個共產黨員不為黨工作,是恥辱 |
|
|
|
|
我這一生,所經歷的道路是光榮曲折的。黨把我一個沒有文化、受盡舊社會痛苦、百事不懂的手工業工人,培養成一個高級將領。使我不安的是為黨、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病的時間太久。今后我將像以往,雖然不能再為黨更多地工作,但要做一個永遠忠實於黨、忠實於人民、忠實於共產主義事業的共產黨員。一個共產黨員在停止呼吸前不為黨工作,是恥辱,不配做共產黨員。
——徐海東
[徐海東簡介]
徐海東,原名徐元清,1900年出生於湖北黃陂縣夏店(現屬大悟縣)一個世代陶工之家。徐海東從小就在飢寒中生活。1925年,有一位家鄉籍的共產黨員吝積堂從武漢學校回來,向他宣傳革命道理。徐海東明白了過去受窮的原因是受軍閥、地主壓迫,便到武漢找了一份碼頭上的差事,並秘密加入了共產黨。徐海東不久又想學習軍事,於是到湖北軍閥部隊裡當兵。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徐海東在被稱為“鐵軍”的第四軍中當少尉排長,在汀泗橋戰斗中率一個排擊潰敵軍兩個連。翌年,因國民黨反共,他回到家鄉,被中共黃陂縣委任命為農民自衛軍隊長,參加鄂豫皖邊區的黃(安)麻(城)暴動。后來,他任過縣赤衛隊大隊長和紅軍的團長、師長,以勇猛著稱,在紅四方面軍中有“徐老虎”的威名。
1932年秋,紅四方面軍主力在敵人“圍剿”下倉促突圍,鄂豫皖蘇區陷入“匪區壯丁全部處決”、“糧食全部搬走”、“房屋燒光”的危境。隻率一個團留下來的徐海東挺身而出,重新組織零散的部隊和傷員,重建紅二十五軍,先后任副軍長、軍長。此后,他傷病交加。在“肅反”時,他因大膽批評領導的錯誤而被人懷疑,但革命意志從不動搖。
1934年秋,徐海東奉中央命令率紅二十五軍離開根據地長征,翌年夏天到達陝北,為隨后到達的中央紅軍打開了局面。毛澤東稱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國民黨南京政府把他與毛澤東、朱德並列為通緝懸賞額最高的三個人,標定頭顱賞額均為25萬塊大洋。
1937年,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徐海東任三四四旅旅長,在平型關戰斗中指揮左翼突擊。此后,他又率部在晉東南等地與日寇作戰9個月,因身體不支,1938年夏回延安養病。翌年秋,他任新四軍江北指揮所副總指揮。1939年年末,徐海東抱病指揮部隊在皖西周家崗擊潰日軍一個大隊。戰后,他向干部作報告時,突然口吐鮮血倒地。此后7年多時間裡,他一直在病榻和擔架上度過。
1947年秋,他被送到蘇軍控制下的大連,在那裡治療休養9年。1955年,他被授予大將軍銜,翌年移住北京,並在黨的“八大”上當選中央委員。他常年要靠吸氧維持生命,卻仍領導編寫戰史。“文革”開始后,他受到沖擊。1969年“九大”召開時,毛澤東仍提名要徐海東參加,會上他又當選中央委員。因戰備疏散,他被送到鄭州。
1970年3月25日,在鄭州一間陰冷潮濕的房子裡,在被斷氧、斷藥的情況下,徐海東離開了人間。
我們黨三代領導人對徐海東大將的一生都有很高的評價。毛澤東同志說,徐海東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鄧小平同志說,徐海東“對黨是一顆紅心”﹔江澤民同志為《徐海東紀念文集》題詞:“大公無私,光明磊落”。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