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瑾玎:鬆柏耐歲寒,冰雪心可剖 |
|
|
|
 |
鬆柏耐歲寒,
冰雪心可剖。
困厄愈侵尋,
精神愈抖擻。
——熊瑾玎·獄中度過49歲生日感言
[熊瑾玎簡介]
熊瑾玎,別名楚雄,1886年出生於湖南長沙一個醫生之家。10歲入私塾,受傳統的舊式教育。20歲時入徐特立等人開辦的師范速成班,不但學到了一些新思想,而且從此以徐特立的品德人格為榜樣。他當過印刷廠校對工人、學校教員和地方自治公所的鄉佐,以認真和廉潔公正著稱。1914年以后,熊瑾玎又到長沙任小學教員五年,喜歡讀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雜志,並結識了毛澤東、何叔衡等人,常在一起探討社會問題。后來,他在湖南通俗教育館當會計,並參加辦報和組織經營銷售,同時加入了新民學會。
在新民學會中,熊瑾玎與年輕激進者意見常有分歧,特別是針對許多人恥於言利的思想,他提出“要做事,就要有錢”,主張創辦經濟實體。他因認識上的分歧沒有加入湖南共產黨早期組織,卻在學會中因年紀稍長、辦事老成而常被大家委以籌款等事宜。1921年夏,毛澤東、何叔衡從長沙乘船去上海參加黨的“一大”,便是由熊瑾玎籌措旅費。
毛澤東從上海返湘組建自修大學時,熊瑾玎曾受聘為教務主任。后來,他又應徐特立之邀到女子師范學校任事務主任。北伐戰爭中,他擔任長沙縣財產保管處長,受托向工會和農民協會提供活動經費。1927年國民黨反共后,他潛赴武漢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8年春,中共湖北省委遭破壞。夏明翰、向警予等犧牲,熊瑾玎轉移到上海。黨中央任命他擔任中央機關的會計,負責管理和籌措經費。他挂起一個“福興商號”的牌子並自任“老板”,其實是為政治局設立開會地點,進出的中央領導人貌似顧客不容易引起外界懷疑。為便於掩護,周恩來又調來一個19歲的湖南女黨員朱端綬當“老板娘”。因熊、朱二人在湖南便認識並互相有很好印象,經周恩來促成,兩人很快變成終身比翼齊飛的革命夫妻。
在熊瑾玎主持下,三年多時間內黨中央機關的財務和開會的安全均得到保障。1931年春,因顧順章叛變,熊瑾玎被迫轉移到洪湖蘇區,任省蘇維埃宣傳教育部長和秘書長。翌年秋,洪湖蘇區全部失陷,他們夫妻二人被俘,自稱是被紅軍扣留的商人,且找到証明,於是被敵軍釋放回上海。1933年春,熊瑾玎在法租界被捕,雖經叛徒指認,卻因宋慶齡出面營救,租界當局將他判刑八年而未引渡給國民黨,才免遭殺害。1937年抗戰爆發后,熊瑾玎出獄。翌年初,受周恩來委派任中央機關報《新華日報》總經理。9年間,他發揮了經營事業上的才能,不僅使報紙能突破國民黨的經濟扼殺得以維持,還為中共南方局籌措了經費。老同志都評價說:“在當年的報館裡,可以缺少任何一個人,惟獨不能沒有熊瑾玎同志。”
新中國建立后,他擔任全國紅十字總會副會長,從事福利工作,不久因年高體衰而休息。1966年初,他80歲誕辰時,周恩來特地帶著鄧小平送給自己的兩瓶紹興花雕陳酒為他祝壽。“文革”的政治風暴卷起,周恩來又親筆為他們夫妻寫了一份証明材料:“在內戰時期,熊瑾玎、朱端綬同志擔任中央最機密的機關工作,出生入死,貢獻甚大,最可信賴。”
1973年,熊瑾玎病危且已不能說話,周恩來不顧自己重病在身仍親去醫院看望。夫人朱端綬交來丈夫的兩句遺詩——“嘆我已辭歡樂地,祝君常保斗爭身”,以表達熊瑾玎對黨內老戰友的深厚感情和最后祝願。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