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農:整工作不整個人,整黨內不整黨外,整上不整下 |
|
|
|
 |
整工作不整個人,整黨內不整黨外,整上不整下
——李克農
[李克農簡介]
李克農,又名漫梓,其他曾用名和化名極多,1899年出生於安徽巢縣一個小康家庭中,少年時代在蕪湖長大,上安徽公學時積極參加了五四運動並成為當地學生領袖。北伐戰爭洪流中,他加入了共產黨。1927年國民黨發動“四一二”反共政變后,李克農在上海與同鄉好友、著名藝術家阿英一起在春野書店做文化工作,后任滬中區委宣傳委員。1929年冬,周恩來讓他與錢壯飛、胡底一起打入敵特內部。
李克農經錢壯飛介紹結識了敵特頭子徐恩曾,很快成了“朋友”,被委任為上海方面的情報組織負責人。於是,他挂著國民黨的牌子干共產黨的工作。1931年4月,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叛變,錢壯飛從南京向李克農告警。李克農協助中央迅速轉移,他本人也轉任江西省保衛局執行部長,並在瑞金和長征途中負責中央的保衛工作,如遵義會議期間,他就始終在會場外指揮警衛。
紅軍到陝北后,李克農負責東北軍工作,為促成西安事變發揮了重大作用。抗戰前期,他隨周恩來到國統區工作,與昔日的“老朋友”徐恩曾和戴笠等特務斗智斗勇,建立了許多秘密情報網。1941年4月,他“千裡走單騎”,歷盡艱險返回延安。毛澤東專門請他一家吃飯,席間還對李克農的女兒李冰開玩笑說:“你知道你父親是干什麼的嗎?……他是個‘大特務’,不過是共產黨的‘大特務’。”
此后,李克農總管黨的情報和保衛工作。在一些重大歷史關頭,他提供的情報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前,李克農組織破譯國民黨的密碼並通過內線報告,基本摸清了蔣介石的底牌,知道其全無和平誠意卻還不敢暗害,為毛澤東下決心前去談判提供了重要依據。他又通過在國民黨高官胡宗南、白崇禧等人身邊的地下工作者,掌握了大量敵軍內情。蔣介石、胡宗南的作戰命令下發到軍長、師長之前,毛澤東、周恩來便已先看到,中共中央下決心留下來轉戰陝北,也與情報保障有重要關系。
全國解放后,李克農任軍委情報部部長兼外交部副部長。進入北平后,他領導肅清了數千名敵特,以確保黨中央的絕對安全。1951年朝鮮停戰談判開始后,毛澤東點名要李克農任朝中談判代表團的幕后指揮,會場上如何發言、起立或坐下,往往都要由他在后面的屋裡遞條子指導。當時,他的哮喘和心臟病發作,曾出現昏迷,但仍堅持到停戰之后才離開。回國后,他又參加了日內瓦會談。
1955年,毛澤東把上將軍銜授予他——一個從來沒有指揮過火線交鋒的神秘人物——李克農。他在很難看到硝煙的隱蔽戰線上所建立的功勛雖長期不為人所知,卻起到了黨和軍隊守護神的特殊作用。
1957年以后,他身體日衰,1962年2月9日去世。
逝世后,董必武賦悼詩。全文如下:
三十年前事已賒,
知君才調擅中華。
能謀頗似房仆射,
用間差同李左車。
天不慭遺茲一老,
人如可贖豈千家。
箕裘克紹芝蘭秀,
高舉紅旗幛落霞。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