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來: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 |
|
|
|
 |
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我們的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直接地或者間接地都是為著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周恩來
[周恩來簡介]
周恩來,字翔宇,1898年出生於江蘇淮安。祖籍浙江紹興。少年時便隨家南北飄泊,見識廣博。1917年東渡日本求學,在日本思想界空前活躍的這一時期,他開始思考社會革命問題,並閱讀了幸德秋水等人所著的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書籍。
1919年春,周恩來得知南開學校設大學部,便返回天津,入南開大學文科。在五四運動中,他是天津學生運動的主要領導之一。
1920年11月,周恩來赴法國勤工儉學,在巴黎遇到越籍法共負責人胡志明,聽他介紹了共產主義思想。翌年他由李大釗派去的張申府、劉清揚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后,他又發起組織中共旅歐黨團組織。
周恩來於1924年9月回國,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后為主任),並兼中共兩廣區委軍事部長。他根據法、俄革命經驗,在國民革命軍中創建了許多全新的制度,成為中國軍隊中革命政治工作的最早開拓者。作為蔣介石嫡系的國民黨早期黃埔生,也都屬於周恩來的學生,后來見面還都以“周主任”、“周老師”相稱並執弟子禮。
在1927年夏的緊要關頭,周恩來組織中共能掌握的2萬軍隊於南昌起義,並擔任前委書記,他當之無愧地是人民軍隊最早的創始人。
1927年至1931年,周恩來實際上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他是黨的白區工作的政策制定者、秘密保衛工作的創建者。顧順章叛變事件后,周恩來轉移到中央蘇區,任中央局書記。斯大林曾希望他擔任中共最高領導,周恩來卻自認為不適合當第一把手。在長征途中,於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上,他擁護毛澤東領導全黨,自己此后幾十年間一直自願擔任輔佐。
抗日戰爭期間,周恩來長期在國民黨統治區主持統戰工作,並兼管秘密戰線的斗爭。1946年回延安后,他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伴隨毛澤東轉戰陝北,並協助指揮全國解放戰爭。如今檔案館中留存的當時軍委的指示電,基本都是毛、周二人的筆跡。
全國解放后,“周副主席”的稱呼改為“周總理”,是共和國的總管家,擔子之重,事務之繁,無人能比。周恩來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日理萬機,尤其是在“文革”的動亂中獨撐大局。1976年1月去世時,億萬人聞哀樂而淚下,自發悼念之隆重,應嘆古今無雙。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