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員名言100句
朱  德:望升官發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朱  德:望升官發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
  那些望升官發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如欲愛國犧牲一切,能吃勞苦之人,無妨多來。我們的軍隊是一律平等待遇,我與戰士同甘苦已十幾年,快愉非常。因此,無論什麼事都好辦……我為保持革命軍隊的良規,從來也沒有要過一文錢,任何閑散人來,公家及我均難招待,革命辦法非此不可。

  ——朱德的一封家書

  [背景]

  這是朱德參加抗戰十年來(是年1937年)第一次寫家信。他知道因為自己參加革命株連了家屬。他在這封信中表達了革命者的高尚情操。

  他在另一封信中寫道:

  與齡老弟:

  我們抗戰數月頗有興趣。日寇雖佔領我們許多地方,但是我們又去恢復了許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敵人后方北平區域去,日夜不停的與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勝利。差堪告訴你們,昨鄧輝林、許朋揚、劉萬方等隨四十一軍來晉已到我處,談及家鄉好友,從此話中知道好友行跡,甚以暢快。更述及我家中近況,頗為寥落,亦破產時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顧及他們。惟家中有兩位母親,生我養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歲乏食,恐不能度過此年,又不能告貸,我十數年來實無一錢,即將來亦如是。我以好友關系向你募貳百元中幣,速寄家中朱理書收。此款我亦不能還你,請作捐助吧。我又函南溪兄〔寄〕貳佰元,恐亦靠不住,望你做到復我。此候,近安。

  朱德  十一月廿九日於晉洪洞戰地

  當音訊全無、生死兩茫茫的時候他是多麼急切地想知道親人怎樣、家事如何﹔而當親人來到身邊帶來的消息卻又是憂多樂少。兩位年屆80的生母、養母雖然健在卻又遇到荒歲乏食,恐不能度過此年的威脅。雖身為八路軍總司令,卻身無分文,連寄錢盡孝的能力都沒有。此信研讀到此令人的感到真是200元難倒了總司令,於是隻得求助川中好友了。信中充滿了信賴與厚望。信結尾處的“望你做到復我”,其言外之意是:你一定要把錢寄到再給我回信,而且借錢的時候就宣布“此款我亦不能還你,請做捐助吧。”朱德的第三位妻子叫陳玉珍,四川南溪人。“我又函南溪兄”是指又給陳玉珍寫信囑她寄款,但又擔心她可能也沒有這財力,因此把能寄錢的主要希望還是寄托在戴與齡的身上了。

  信中多次提到兩位母親,生母和養母,這使人不能不去追溯朱德的家世。朱德的生母鐘氏(1858-1944),從小生長在極端貧困、社會地位十分低下的流浪藝人家裡。鐘氏19歲嫁到朱家,數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煮了全家的飯,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棉花、挑水、挑糞,生朱德的前幾分鐘還在灶前煮飯,朱德呱呱落地之后,她又起身接著做飯。鐘氏生有13個子女,由於生活艱難,有5個剛剛生下來就被溺死。朱德在兩歲時被過繼給大伯父。大伯父因無后代,遂領養朱德為嗣。這樣朱德又多了一位養父和養母。鐘氏晚年知道自己的兒子擔任了八路軍總司令,仍不輟勞作,自食其力。她唯一所求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見兒子一面,因處於抗戰時期,朱德身負重任,鐘氏未能如願。1944年2月15日,以86歲高齡辭世。

  朱德母親去世之后,蔡暢在延安紀念三八婦女節大會上說,朱德母親的模范行為是婦女界的光輝榜樣。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100多人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中共中央的挽聯是:“八路功勛大孝為國,一生勞動吾黨之光。”毛澤東的挽聯是:“為母當學民族英雄賢母,斯人無愧勞動階級完人。”中共中央黨校的挽聯是:“唯有勞動人民母性,能育勞動人民領袖。”鐘氏去世之后,朱德十分悲痛,百忙之中寫下了《母親的回憶》,發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報》上。幾十年之后,一名外國記者問朱德:“您一生最大遺憾是什麼?”朱德回答說:“最大的遺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連一杯水都沒倒。”

  [簡介]

  朱德,字玉階,1886年生於四川儀隴縣一個農家。少年下田勞作並讀過私塾,20歲時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師范,畢業后回縣城當了體育教員。看到社會黑暗和時局動蕩,他徒步跋涉3個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學日本成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鍔所主辦的雲南講武堂。在講武堂中,朱德參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畢業后,在滇軍中由少尉排長干起,在討袁和軍閥混戰中一直升至少將旅長,名震川滇。當時他與別的將領不同,對黷武爭權深感厭倦,喜好音樂,在家中廣泛接納青年軍官及學生,並讀過《新青年》等雜志。

  1921年,朱德主動離開月收入大洋數以千計的軍界,外出學習。翌年,朱德到上海見到孫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與軍閥結盟。他又見到陳獨秀,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一個舊軍隊的將軍想入黨,這使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大感驚訝,盡管鼓勵朱德追求進步,卻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歐,到德國學習戰術,並研究社會主義理論。在那裡,他見到了周恩來。翌年,經周恩來介紹加入了共產黨。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並在軍訓班學習。在那裡,他提出回國后如打不贏就上山,令蘇軍的教官驚訝。

  1926年朱德回國后,利用舊關系到川軍、滇軍中動員北伐,並秘密做共產黨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義時,朱德率領滇軍教育團一部參加,任第九軍副軍長。起義軍南征潮汕失敗時,他在危境中率領“鐵軍”余部近千人進入粵北、湘南,於1928年4月走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合,建立了紅四軍並任軍長,成為全國第一支主力紅軍的最高軍事指揮員。

  1930年,朱德成為紅一方面軍總司令,翌年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此后幾十年間,“總司令”在黨內成為朱德的代稱。在紅軍長征時,他有時也擔負具體作戰指揮。抗戰初期,他率八路軍總部前往太行山前線。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紀已大,主要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局,不過1947年攻克石家庄時他曾親臨前線指揮。

  新中國建立后,朱德先后任國家和黨的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1955年授十大元帥時為第一名。1959年廬山會議上,他不同意給彭德懷那樣定性,被有人說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為接班人時,他不表贊成,1975年又率先揭發江青,可見心底如明鏡。

  1976年7月,朱德以90歲高齡去世。

  毛澤東曾稱他是“紅司令”,並說,“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責編:humin)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