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警予:人總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慷慷慨慨 |
|
|
|
 |
人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時候,隻有勇敢的犧牲自己。人總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慷慷慨慨。
——向警予1928年臨就義前和她的同牢女友留下遺言
[簡介]
向警予,原名向俊賢,筆名振宇,土家族,1895年生於湖南湘西漵浦縣商會會長之家。她排行老九,有幾個兄長曾留學日本,自幼受其影響追求新知識。6歲入私塾,8歲進入長兄在縣城開創的新式小學。她在校品學兼優,幻想成為花木蘭式的英雄。后入湖南第三、第一女子師范和周南女校,因與蔡和森之妹蔡暢的同學關系而結識蔡和森、毛澤東。
向警予於1916年畢業后回漵浦老家,打破當時“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在新式學堂任校長,試圖走教育救國之路。她在校內要求女生放腳,親自為她們解開裹腳布,並一個個地陪其回家向父母作動員。
1919年夏,向警予為避開駐軍長官求婚糾纏,加上為尋求真理,赴長沙發起女子赴法勤工儉學行動,並加入毛澤東、蔡和森主持的“新民學會”。1919年冬天,向警予與蔡和森、蔡暢、蔡母葛健豪等一同乘船赴法國。她一邊在樹膠廠、紡織廠做工,一邊攻讀法文並學習馬列主義,參加了周恩來等組織的“工學世界社”。
1921年年底,旅法的蔡和森等人因參加學生運動被當局遣送回國,已懷孕的向警予也隨之返回。翌年,她在上海入黨,隨后參加中共“二大”,當選中央委員並擔任中央婦女部長。此后,她在黨的“三大”、“四大”上繼續當選為中央委員,並領導過上海十四家絲廠1.5萬名女工大罷工和南洋煙廠7000名工人罷工,還為黨代會和報刊寫過許多論述婦女解放運動的宣言和文章。
1925年,蔡和森赴蘇聯參加國際會議,向警予同往,並入東方大學中國班學習。1927年4月,向警予回國參加中共“五大”后,留在武漢先后負責武漢總工會、漢口市宣傳部和湖北省委、武漢市委的領導工作,在白色恐怖極其嚴重的形勢下堅持地下斗爭。1928年春,她在漢口法租界被捕,隨后英勇就義,時年33歲。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