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員名言100句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  隻要主義真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  隻要主義真
  砍頭不要緊,

  隻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

  還有后來人。

  ——夏明翰1928年3月在就義前寫下

  [背景]

  1928年初,夏明翰告別妻子和剛出生的女兒來到武漢。以野蠻著稱的桂系軍閥正在大肆搜捕革命者,許多被捕者根本不經審判便被處決。如黨的“一大”代表李漢俊當時已脫黨,被桂系軍閥捉住后也馬上被殺害。面對市面上一片蕭條和恐怖,夏明翰全無懼色,仍奔走在各個秘密機關,部署“停止年關暴動”的計劃。

  開始他住在湖南商號,發現武漢衛戍司令部已盯上那裡,便遷到東方旅社,與徐特立、謝覺哉、熊謹玎等研究下一步工作。沒過幾天,謝覺哉突然通知說交通員宋若林已靠不住,夏明翰便回到東方旅社收拾東西。他正准備轉移時,叛徒宋若林帶著警探闖進了房間。

  夏明翰被捕后,連續受到刑訊,他在拷打中只是怒斥審判官。回到牢房,他知生命將要結束,忍著傷痛用半截鉛筆給母親、妻子、大姐分別寫了三封信。在給妻子鄭家鈞的信上,他還留下了一個帶血跡的吻印。被捕兩天后即1928年3月20日的清晨,夏明翰被帶到漢口余記裡刑場。執行官問他有無遺言,他大喝道:“有,給我紙筆來!”接著,他揮筆寫下了“砍頭不要緊”的就義詩。這一正氣凜然的詞句,當時就被人稱做熱血譜寫的革命戰歌,激勵了無數后人為之奮斗。

  [簡介]

  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陽縣,1900年出生於父親居官的湖北秭歸縣。祖父為前清進士,任過戶部主事。父親赴日本考察后主張維新,辛亥革命后又投附革命。可惜父親早逝,夏明翰由祖父撫養,被強迫每日讀《四書》、《五經》。思想開明的母親則主張兒子接受新式教育。祖父和父母兩種思想的沖突,使幼年夏明翰養成了喜歡思索和勇於探尋真理的精神。

  1917年,夏明翰進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種工業學校。在校內,他受到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讀進步書籍,並參加游行和反對軍閥的活動,因此與祖父的矛盾日益尖銳。1920年,夏明翰離家出走,到長沙結識了毛澤東、何叔衡等人。1921年秋,他入自修大學,並經毛、何二人介紹加入了共產黨。這位沖出封建家庭的“夏府少爺”,此后寄居在簡陋的房舍裡,學習和生活都非常刻苦。據當時的人回憶,平時他戴著一副眼鏡,因幾個月不剃頭而亂發蔽臉,總是抱著書本苦讀,一見面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當過毛澤東的秘書﹔曾帶領暴動隊智取團防局,奪得40多隻步槍。

  入黨后不久,夏明翰便在自修大學附設的實習學校任教務主任,為湖南培養出一大批黨團骨干。同時,他還領導了長沙人力車工人的罷工和抵制日貨的斗爭。1923年,自修大學被封閉后,夏明翰轉而開展農民運動。在他的影響下,弟弟夏明震、夏明弼和妹妹夏明衡也離家到廣州農講所學習,並成為共產黨領導下的農運領導骨干,后來都在湘南暴動時期犧牲。

  1927年初,他去毛澤東主持的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擔任了全國農民協會的秘書長,並兼任毛澤東的秘書。同年夏天,國民黨發動反共政變,夏明翰奉派任新改組的湖南省委的委員兼組織部長。他專門赴平江、瀏陽,將毛澤東發動秋收暴動后留下的力量組織起來,他還親自帶領一批暴動隊的小伙子,以偷襲方式智取瀏陽北聖倉的團防局,奪得40多支步槍。

  1928年初,中央調夏明翰到武漢參加湖北省委的領導工作。當時受“左”傾急躁情緒影響,瞿秋白為首的黨中央想以武漢為中心發動“年關暴動”。這種盲目行動注定不能成功,夏明翰到武漢后,與中央派來的李維漢等商量,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取消暴動計劃。這時,統治湖北的桂系軍閥已經破壞了一些暴動准備機關,搜捕日緊。夏明翰先送李維漢上船回上海,自己准備轉移時被捕。因堅貞不屈,入獄兩天后即1928年3月20日遇害。
(責編:humin)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