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文藝作品>>文學作品>>小說
創業史
作者:柳青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創業史
創業史
  《創業史》小說以梁生寶互助組的發展為線索,表現了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進程中的歷史風貌和農民思想情感的轉變。這部巨著蘊藏著作者柳青14年農村生活的豐厚積累。柳青同志生前計劃寫四部,僅完成了兩部。第一部寫互助組階段﹔第二部寫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成立和鞏固。它們既是互相聯系的,又是各自獨立的。

  陳忠實:一本書的記憶----《創業史》

  柳青的長篇小說《創業史》,最早是以連載的形式發表在《延河》雜志上,每期兩章。這是1959年春天的事。

  那時候,我正在讀初中三年級,屬於臨近畢業升學考試前的最后三個月。那時候學校裡的學習氣氛沒有現在這樣緊張,升學的壓力似乎也沒有當今初中生那麼嚴峻。我照例在每月初到學校附近的紡織城郵局去購買一本新出版的《延河》。我每月都要攢足兩毛錢,保証在月初能購回一本《延河》,無論這兩毛錢經歷了怎樣艱難的積攢過程。

  此前我已經讀過一批長篇小說,有寫農業合作社和土地改革的,有寫人民解放戰爭和抗日戰爭的,還有我第一次閱讀的外國文學作品《靜靜的頓河》。所有這些作品我都能沉湎其中,都使我傾倒,都使我產生不可思議的神秘:這些作家怎麼能想出編出寫出如此生動如此大篇幅的人物和故事?他們長著一顆怎樣超人的腦袋?然而《創業史》頭兩章的閱讀,我的直接而又強烈的感覺是,這是我所閱讀過的文學作品中,單就生活而言,是和我距離最近的一部小說。

  《創業史》出版單行本時,我自信應該是屬於第一批購書者,自然是早早攢足了書款的。回想起來,《創業史》我前后大約購買又丟失了7本,印象最深的有兩本。“文革”飚起時先破“封資”“四舊”,我偷偷隱藏下來的幾本書中首選《創業史》,鎖在抽屜裡,外面套一層《毛選》的紅色塑料皮,每天入睡前讀。這時候讀起來,已經不管順序,而且隨便翻揭,揭到哪一頁便讀哪一頁,任何一頁都可以讓我津津有味地咀嚼而毫不厭倦。至今想來,我在閱讀過的長篇小說中,除此似乎沒有讀過兩遍的,包括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名著。另一次是“文革”后期,我被通知到南泥灣五七干校勞動鍛煉,行前按規定要帶《毛選》,自己又悄悄帶著一本《創業史》,這是從一所中學當作廢物處理的書堆中翻出來和藏下來的。在南泥灣的窯洞裡,10點鐘熄燈以后,我躺在床上,就著自備的煤油燈讀《創業史》……

  新時期文藝復興伊始,《創業史》是最早解凍且被再版的小說,我買了來,立在我的書架上,一直到現在。這本書肯定將永遠站立在我的書架上,直到我離開這個世界。《解放日報》

  經典重溫:

  但是前佃戶、湯河南岸稻地裡的梁三,那人特別心硬。他見天從早到晚,手裡捏著隻有一巴掌長、買不起嘴子的煙鍋,在飢民裡找人似的滿村奔跑。這梁三是個四十歲上下的高大漢子,穿著多年沒拆洗過的棉襖,袖口上,吊著破布條和爛棉花絮子。他頭上包的一塊頭巾,那個骯臟,也像從煤灰裡揀出來的。外表雖然這樣,人們從梁三走步的帶勁和行動的敏捷上,一眼就可看出:那強壯的體魄裡,蘊藏著充沛的精力。下堡村的人對梁三在飢民群裡鑽來鑽去,越來越發生了懷疑。

  幾天以后,人們終於看出梁三活動的規律了:他總是緊追著飢民裡頭帶小孩的或不帶小孩的中年婦女跑。有人推測:熬光棍熬急了的梁三,恐怕要做出缺德的事情吧?但是,梁三不管旁人怎樣看,他隻管他一本正經地聽著逃荒女人們在庄稼院門口訴述不幸,並且在腦子裡思量著那些話,獨自點著頭,顯得異常認真、嚴肅。

  有一天,梁三從湯河南岸過來時,竟變成了另一個人:剃了頭,刮了有胡楂的臉﹔在他的頭上,他哥梁大借給他走親戚時戴的瓜皮帽,代替了爛臟頭巾。他的舊棉襖也似乎補綴過了。啊!

  原來梁三竟在人不知鬼不覺中重新成家了——看吧!他喜得閉不上嘴,伸開兩隻又長又壯的胳膊,輕輕地抱起一個穿著亡父丟下的破棉襖、站在雪地上的四歲孤兒。一個渾身上下滿是補釘和爛棉絮的中年寡婦,竟跟他到湯河南岸的草棚屋裡過日子去了。

  梁三的草棚屋,坐落在下堡村對岸靠河沿那幾家草棚戶的東頭。稻地裡沒有村庄,這邊三家那邊五家,住著一些在鄰近各村喪失盡生存條件以后搬來租種稻地的人。也有一些幸運兒,后來發達起來,創立起家業,蓋起了庄稼院。整個稻地一—從湯河出終南山到它和北原那邊的漉河合流處,這約莫三十裡長、二三裡寬的沿河地帶——統統被人叫做“蛤蟆灘”,因為暖季的夜間,稻地裡蛤蟆的叫聲,震天價響,響聲達到平原上十幾裡遠的地方。梁三小時候,他爺從西梁村用擔籠把他挑到這個蛤蟆世界來。他爹是下堡村地主楊大財東的最講“信用”的佃戶,一個和現在的梁三一樣有力氣的庄稼漢。老漢居然在他倆落腳的草棚屋旁邊,蓋起了三間正房,給梁三娶過了媳婦。老漢使盡了最后的一點點力氣以后,抱著兒子梁三可以創立家業的希望,心滿意足地辭別了人間。但是梁三的命運不濟,接連著死了兩回牛,后來連媳婦也死於產后風。他不僅再租不到地了,就連他爹和他千辛萬苦蓋起的那三間房,也拆得賣了木料和磚瓦了,自己仍然獨獨地住在他爺留下的草棚屋裡。這時,在那三間房的地基上,拆房的第二年出生的榆樹,長的比那殘缺的土圍牆還高了,已經有梁三的大拇指頭那麼粗了。

  自從死了前妻,草棚院變得多麼荒涼啊!多麼冷落啊!那個向西的稻草棚屋,好像一個東歪西倒的老人,蹲在那裡。土圍牆有的地方在秋天的霪雨中垮了,光棍主人沒心思去修補它﹔反正院裡既沒有豬羊,又沒有雞鴨,哪怕山狼和黃鼠狼子夜裡來訪問呢?!院裡茂草一直長到和窗台一般高低,梁三也懶得鏟鋤它﹔鋤它做什麼呢?除了他自己,誰又進他的街門呢?好!現在,梁三領了個女人回來了,他的草棚院就有了生氣。幾家姓任的鄰居,男人們早幫他鏟淨院裡的枯草,女人們也幫他打掃了那低矮而狹窄的草棚屋。大伙笑說:嘿嘿!從今往后,梁三的案板上和小櫃上,再也不會總是蓋著一層灰塵了。
(責編:humin)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