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文藝作品>>文學作品>>小說
青春之歌
作者:楊沫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梗概

  30年代初一個秋天的早晨,一列京沈直快風弛電掣地飛馳在北寧線上。車廂裡,人們的目光落在一個衣著朴素、懷抱樂器的美麗姑娘身上。她是那樣文靜,又是那樣憂郁,仿佛有滿腹心事。她就是北平某高中學生林道靜。

  林道靜出身於大地主家庭,父親是大學校長,生母是被父親霸佔的熱北山區的雇農女兒,早被逼死。她在養母徐鳳英的冷眼中長大,飽嘗了無愛的辛酸。高中還沒畢業,父親攜妾出逃,養母逼她嫁給北平公安局長胡夢安,她走投無路,隻身乘車赴北戴河投奔在那裡當小學教師的表兄。

  車到北戴河,她找到表兄任教的楊庄,然而表兄早已遠走地方。校長余敬唐熱情挽留,讓她代課,道靜高興已極。然而,萬萬沒想到,余敬唐要把她送給鮑縣長當小老婆。漆黑的暴風雨之夜,悲憤異常的道靜狂奔到海邊,縱身扑向那波濤翻滾的大海,但死神沒有接納她,被家住楊庄的北大學生余永澤救回。熱情而多才的作永澤一下子感動了林道靜。林道靜當上了楊庄小學教員,與去北大上學的余永澤書信不斷,情意綿綿。

  "九·一八"的炮聲震驚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涌。一天,北大學生、地下黨員盧嘉川來到楊庄小學探親,那不凡的談吐,深刻的見解,使林道靜茅塞頓開。自此,林道靜宣傳抗日,呼喚救亡,追求真理,為反抗校長的訓斥,她憤而辭職回到北平。在余永澤的強烈要求下,他們同居了。一天,佃戶魏老頭找上門求借回鄉路費,余一毛不拔,使林道靜清了他的嘴臉。此后,從余永澤對抗日救亡的鄙薄上,林道靜更認識到了他的本質。溫馨的小家庭開始傾斜了。除夕,在白莉萍等參加的東北流亡學生的聚會上,林道靜又遇見了盧嘉川。兩人暢談革命,縱論人生,盧嘉川又借給她許多革命書籍,使她的思想有了新的升華。林道靜的進步,氣惱了在故紙堆中追逐個人名利的余永澤。在紀念"三·一八"和"五·一"的游行集會上,反動軍警大打出手。林道靜高呼口號,勇往直前,經受著戰斗的洗禮。對此,余永澤非但不同情,反而粗暴干涉。

  一天,林道靜受盧嘉川委托與其秘密接頭,沒想到自私的余永澤卻把處在危險境地的盧嘉川趕出門,致使盧的被捕。道靜悲憤至極。這天夜裡她打扮成貴婦,將盧嘉川留下的傳單撒遍了半個北平,使敵人大為驚恐。再不能同他在一起了!林道靜毅然割斷了同余永澤的情絲,投入了革命的洪流。林道靜忘我地參加各種革命活動,不幸被胡夢安的鷹犬綁架。胡逼林道靜嫁給她,遭到嚴詞拒絕。在被軟禁中,同學王曉燕等幫她逃出了虎口。她來到定縣當了小學教員,遇見了共產黨員江華。

  道靜受派回到北平,來北大做學生工作。已叛變的區委書記戴愉利用她的幼稚,指示她發動盲目的學生斗爭,使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損失。危機中,江華的姑母把她介紹到深澤縣宋村一個地主家當家庭教師。在這裡,她學到了許多知識,小資產階級世界觀受到猛烈沖擊,階級斗爭覺悟有了很大提高。正在她積極發動長工斗爭時,魔爪又伸向了她。在長工鄭德富的幫助下,她又潛回了北平。

  到北平不久,林道靜即被捕入獄。在共產黨員林紅的幫助教育下,她經受了滅的考驗。面對敵人的威脅利誘和殘酷的刑罰,林道靜大義凜然。一年后,她被同學王曉燕的父親王教授保釋出獄。根據她的英勇表現,黨組織決定吸收她入黨。鮮紅的黨旗下,林道靜舉手宣誓,決心把自己的青春獻給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

  入黨后,林道靜被安排在黨的機關工作,政治上更加成熟,當她得到盧嘉川犧牲的消息,內心燃起了熾烈的復仇烈火!此時,江華也被派回北平,他代表黨組織宣布了戴愉的死刑。這個可恥的叛徒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此后,林道靜又被調到北大做學運工作。白色恐怖下的北大,隻剩下三名黨員,學生們很不信任剛來的道靜。道靜克服各種困難,堅持開展工作。在江華的熱情幫助下,她深入到學生組織之中,依靠進步學生,揭露特務分子,逐漸掌握了各系學生自治會的領導權,北大的學生運動又如春潮澎湃,滾滾向前了!在艱苦的工作斗爭中,林道靜越來越成熟了。

  1935年12月9日,愛國學生走上街頭,抗日救亡的吼聲震撼著古老的北平城。北大的學生隊伍,英勇地沖鋒在最前列。為組織這次斗爭,林道靜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在共同的斗爭中,林道靜與江華結下了真摯的友誼與愛情。一個晚上,江華向道靜大膽地剖白了自己的心跡,兩顆心終於幸福地結合了。

  戰斗正未有窮期,12月16日,北平黨組織又發動全市大中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紅旗蔽天,人流滾滾,反動軍警驚恐萬狀,用大刀、皮鞭、水龍對游行隊伍圍追堵截。林道靜,這個經歷了無數艱難曲折成長起來的革命戰士,和青年學生肩靠肩、臂挽臂,奮進在游行隊伍的最前列。

  古老的中華大地,回蕩著這代青年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作者楊沫,1914年生於北京。30年代參加革命,4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建國后曾出版中篇小說《葦塘紀事》,長篇小說《青春之歌》、《東方欲曉》、《芳菲之歌》、《英華之歌》,短篇小說集《紅紅的山丹花》、《楊沫小說選》等。楊沫是當代第一位創作知識分子題材長篇小說的作家。她善於以女性特有的細膩筆觸,描摹知識分子的心態,觀照他們的人生遭際,概括他們的成長道路,肯定他們在革命斗爭中的作用,從而創作出革命歷史文學?"別體",奠定了自己在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作為楊沫代表作的《青春之歌》,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寫知識分子斗爭生活的優秀長篇小說。作品以"九·一八"事變到"一二·九"運動這一時期的愛國學生運動為背景,塑造了以林道靜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群體形象,反映了在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銳的年代,知識分子的覺醒和分化,表現了一代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的迅速成熟,譜寫了一曲動人的革命青春之歌。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靜這個成長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林道靜是一個由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藝術典型。地主階級家庭的出身和封建階級、資產階級的教育,生母的悲慘身世和異母的非人虐待,使她有可能成長為革命者,但歷程又非常艱難。作品從生活的實際出發,描寫了她向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攀登過程中的三個階段:一是苦悶彷徨階段。她為抗婚離家出走,幻想到社會上尋找個人出路,然而?"水遠山長處處同",殘酷的現實使她的希望破滅,最后隻能以死抗爭。這是當時知識分子走投無路的真實寫照。二是追求探索階段。在共產黨員盧嘉川的啟發教育下,通過對馬列主義的學習和實際斗爭的鍛煉,她克服了軟弱思想,和余永澤徹底決裂,走上了革命的人生裡程。三是鍛煉成長階段。在近乎嚴酷的革命暴風雨中,她經歷了生與死的嚴峻考驗,克服了小資產階級思想,鑄造了嶄新的靈魂,成為一名自覺的無產階級先鋒戰士。在這三個階段中,林道靜實行了三次決裂。第一次是為求得個人解放,與封建家庭決裂﹔第二次是為爭取民族解放,與小家庭決裂﹔第三次是為整個無產階級的解放,與舊我決裂。林道靜形象的典型意義,在於說明了知識分子隻有把個人命運同國家、民族命運結合在一起,才有真正的前途。

  小說還成功地塑造了其他幾種類型的知識分子形象。這裡,有堅強不屈的共產黨員、富於革命理想的共產主義戰士盧嘉川、江華、林紅,他們的形象閃爍出耀眼的光輝﹔有經過艱難曲折甚至是慘痛的生活遭遇才走上革命征程的王曉燕、許寧、李槐英,她們的道路,代表了三、四十年代許許多多知識分子走過的道路﹔還有始而革命最終墮落的白莉萍,追名逐利投機鑽營的余永澤,背叛革命甘做內奸的無恥叛徒戴愉等,他們都以自己的行為,從反面映照出林道靜選擇道路的正確。

  在藝術上,《青春之歌》也頗有特色。第一,規模宏大,結構精巧。作品以林道靜的成長過程和生活道路為軸心,組合成宏偉完整的畫面,將廣闊的生活、漫長的歷史、眾多的人物、紛繁的事件巧妙地串連在一起,線索單純而明晰,結構繁復而精巧,顯示了作者的藝術匠心。第二,刻劃細膩,描寫深刻。作者特別善於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復雜心理活動,以此來刻劃其獨特的性格。如林道靜與余永澤訣別時的心理活動。她厭惡余永澤的庸俗自私,視他如蠅蛆一般,但真要分手,又難下決心,內心交偶涓叢擁那樾鰨媸 "剪不斷理還亂"。還有余永澤醋意大發的一節也寫得入木三分,酣暢淋漓。對盧嘉川的經常光顧,余永澤心情十分復雜,如打翻了五味瓶子。他一會兒想:"男子漢大丈夫不應該為一個女人來苦惱自己",可一想到林對盧的熱情,"又忍不住被痛苦和忿恨攫住了"。他給盧嘉川寫了警告信,但一看到林道靜臉上挂著淚珠,又埋怨自己。第三,善於將對人物的肖像描寫和人物內心世界的揭示融為一體,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如對余永澤,抓住其那對小小的、發亮的黑眼睛﹔對戴愉,抓住他那雙"金魚樣的鼓眼睛"、"浮腫的黯黃色的臉"﹔對盧嘉川,則突出其嘴角上"那調皮的微笑"﹔對林紅,則以其"蒼白的而帶光澤、仿佛大理石的"希臘女神般的面容。第四,大量採用映襯對比手法,使人物的個性更加鮮明生動。作品普遍運用了同類對比、異類反襯以及同一人物前后期的對比,收到了理想的藝術效果。

  《青春之歌》問世后,曾由郭開的一篇討伐文章引起過一場爭論。那場爭論雖然由於茅盾先生的公允之言而得以平息,但作者此后對小說進行的增補修改,文藝界一直存有歧見。
(責編:humin)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