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 湃 壯懷激烈農民王 |
|
國防大學教授 徐焰 |
|
 |
 | 澎 湃 |
|
廣東夸農王
有奇男兒,起自海豐﹔農運偉業,開拓首功。毀家救千家,舍身為萬眾。昔日彭公子,粗衫襤褸容。曾做歌謠教人誦,俚語村言喚民心。當年音與貌,如在話語中:
是你不知想!不是命不好!農夫呀!醒來!農夫呀!勿戇!
地是天作!天還天公!你無分,我無分。
有來耕,有來食!無來耕,就請歇!
在黨的早期農民運動史上,彭湃與稱為“湖南農王”的毛澤東齊名,是著名的“廣東農王”。彭湃本人出身大地主家庭,他卻走出家庭尋找救民的革命真理,以此發動農民創建海陸豐根據地,直至英勇犧牲。其壯麗的一生,在近代革命史冊上寫下獨特的篇章。
生平
■出身於大地主家庭,留學日本時接受社會主義,回國后先任教育局長,接著在中國首開農民運動的先河
■彭湃在海陸豐建立了中國最早的蘇維埃政權,戰斗中他們夫婦帶頭沖鋒,妻子中彈犧牲
彭湃於1896年出生於廣東海豐縣有名的大地主家庭,自述其家況是:“被統轄的農民男女老幼不下千五百人。我的家庭男女老幼不上三十口,平均一人就有五十個農民做奴隸。”他在家鄉讀了小學,又到海豐縣城和廣州上中學,后赴日本就讀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在那裡,他讀到河上肇翻譯的馬列著作,受到啟發,曾拜訪這位日本的社會主義思想啟蒙者當面求教。因他積極組織愛國學生活動,受警視廳監視並一度被捕。1921年,彭湃回國后即在廣州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又回縣被任命為教育局長。他上任就組織縣城學生高舉寫有“赤化”的紅旗,舉行五一勞動節游行。海豐的官紳大感驚駭,縣政府馬上罷了他的職。彭湃不在乎丟官,難過的是貧苦農民並無反應,認為是“洋學生”趕熱鬧。此后,彭湃下鄉,於1923年初在海豐組織起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縣總農會,並擔任會長。同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還擔任了國民黨廣東省黨部農民部長,被公認為“廣東農王”。
1925年,彭湃首次發動海陸豐農民起義,反抗軍閥陳炯明,在當地建立起農民自衛軍。1927年春,他到武漢參加中共“五大”,當選中央委員。后隨南昌起義軍南下廣東,於10月間領導海陸豐農民配合起義軍發動起義,佔領了海豐、陸豐兩縣城,建立了蘇維埃政府,開辟了地跨兩縣的革命根據地。不過,在“紅色恐怖”的口號下,海陸豐的肅反政策有過火之處,面對強敵圍攻又採取硬打硬拼,加上背靠大海沒有回旋余地,根據地於1928年春基本失陷。在艱苦的斗爭中,彭湃總是身先士卒,打仗時帶頭沖鋒,他的愛人許玉慶也丟下吃奶的孩子跟著沖殺,並在戰斗中犧牲。當時在那裡的徐向前元帥曾回憶彭湃說:“他個頭不高,身著普通農民的衣服,腳穿草鞋,不論走到哪裡,都能和群眾談心、交朋友……飯碗上沾著雞屎,他毫不在乎,端起碗就吃。這一點確是難能可貴的,我很佩服他。彭湃也有弱點,主觀、急躁,有時‘左’一些。這同革命初期經驗不足有很大關系。”
1928年5月,在海陸豐根據地危急之際,黨中央將彭湃調到上海,中共“六大”上缺席選舉他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任農委書記。翌年8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六天后即被殺害於龍華。
背景
■彭湃背叛家庭為農民利益奮斗,並非出於“菩薩心腸”,而是接受世界上先進革命理論的結果
二十年代在海陸豐乃至整個廣東,“彭菩薩”這一貧苦農民的稱呼如雷貫耳。其實,彭湃能與地主家庭決裂而自覺投身革命,是社會環境和新思想結合的產物。他的家鄉海豐縣,是近代廣東社會矛盾尖銳之地。這裡是軍閥陳炯明的老家,因其任用私人,使海陸豐“縣長多如狗,司令滿街走”。官紳橫行不法,魚肉百姓。自小生活在這裡的彭湃,目睹了巨大的兩極分化,帶著對社會的不滿和困惑,到東洋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當時,日本在參加一次大戰后正值傲氣沖天,一些街頭車夫、中小學生都嘲罵中國人“支那馬鹿”(發音為“西那叭嘎”),使彭湃受到極大刺激。他組織中國留學生抗議日本侵華,曾被“刑事”即便衣警察逮捕。因憎惡日本人的偏狹的愛國主義,他一度研讀《聖經》,希望以基督教的博愛精神解決社會階級矛盾。后來,他從河上肇等日本的社會主義者那裡了解到馬列主義,才找到了解決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的鑰匙。他認定,隻有進行民族和民主這兩重革命,才能解放中國的社會,而中國革命最雄厚的力量又在於佔人口最大多數的農民。
中共最早的發起人中,相當一部分是與彭湃同時留學日本的青年,不過多數人回國后都在知識界和工人中活動。彭湃最可貴之處,在於他是農民運動的先行者。最早在海陸豐升起的紅旗雖然沒能飄揚多久,卻從此開辟了中國革命以農村為基地走向勝利的道路。
故事
■彭湃到鄉下宣傳革命,先穿洋服,農民以為來收租討賬﹔后著粗衣,又被認為發瘋,嚇得農民四下逃避。直到分了田地,才贏得農民的擁護
1921年,彭湃被罷免教育局長后,便到鄉下去向農民宣傳革命。開始,他穿著一身講究的衣服,鄉下人以為他來收租討賬,見了后急忙鞠躬哈腰,諾諾連聲而退。隨后,他換上農家粗布衣服,戴著斗笠,赤著腳板。沒想到出門后人們反而嚇得四下逃避,還紛紛說:“彭家四少爺發瘋了!”當地豪紳也紛紛登門“探病”,並嘆息說:“彭家老四是讀過大書,喝過洋水的富家子弟,放著官不做,整日裡去與滿腳牛屎泥巴的田仔稱兄道弟,竟弄成這般模樣!”
雖然屢遭挫折,彭湃還堅持去接近農民,用通俗的語言來講地主剝削的不合理。據他記載,開始一天能有四五個人與他談話,以后發展到每天幾十人上百人。當時家裡人驚呼,真是“祖上無德”,養出這樣的“逆子”!據彭湃自述:“除了三兄五弟不加可否外,其余男女老幼都是恨我入骨,我的大哥差不多要殺我而甘心。”為怕老四“敗家”,家中兄弟分產自立,彭湃就此把自己分得的田契親自送給佃戶。佃戶不敢要,彭湃就把他們召到自己家門口,將田契全部當眾燒毀,並宣布:“日后自耕自食,不必再交租谷。”
這一中國封建土地制度實行以來未聞之奇事,迅速傳遍海陸豐。日后,彭湃走到哪裡,都有大批農民眾星捧月般地簇擁過來。在農會成立大會上,彭湃有意問:“農友們!天下怎麼才會太平呢?”台下眾口一詞地大呼:“我們的彭湃當皇帝,天下就太平了!”面對舊式農民這種期盼救世主的自然心態,彭湃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灌輸新思想,解釋說:“彭湃不能當皇帝,天下從此不能有皇帝,我們農友真正當家做主,天下才能太平!”
彭湃能對社會起到巨大作用,正在於他不是搞施舍的“菩薩”,也不想當“玉皇”,而做了“大鬧天宮”的主使。雖然他為發動群眾給農民實利,但最終目標還是讓農民自己去爭取本身利益和解放。革命的共產黨人與社會慈善家的區別,恰恰就在於此。
■彭湃被捕后,連遭毒刑,幾次昏厥。臨刑前砸翻“送終餐”
■周恩來流著淚起草告人民書,下令“紅隊”出擊,嚴懲出賣烈士的叛徒
1929年8月24日,彭湃同楊殷等五同志在上海新闡路軍委秘密機關開會時,突然被闖進來的警特逮捕。告密者是曾在海陸豐作戰又借故逃離的原紅四師的團長白鑫,這個黃埔生因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加之貪圖富貴,擔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后就向過去的校長蔣介石寫密信,報告了軍委碰頭開會的時間地點。正巧,周恩來當天因事未到,才免於被捕。
彭湃被押入上海市公安局后,大義凜然地對審問者厲聲說:“似你們這班反革命黨,我們在海陸豐不知殺了多少,你現在不必再問,將我槍斃好了!”周恩來當時決定出動特科全部會打槍的人,在敵人押送彭湃的途中截車,可惜負責運槍的人用車將手槍送到時,槍上的潤滑油沒有擦去,大家用煤油將其洗淨后,再裝扮成拍攝電影外景的隊伍前往預定地點,卻已經錯過了時間。彭湃因連遭毒刑,腿部骨折,幾次昏厥,醒來仍堅貞不屈。
1929年8月30日,蔣介石親自下令,在龍華警備司令部內槍殺彭湃和其他三人。臨刑前,彭湃砸翻了獄警端來的“送終餐”。
得知彭湃、楊殷等同志犧牲,周恩來流著淚水起草了告人民書,並提出“一定要把叛徒白鑫干掉!”同年11月,專殺叛徒的“紅隊”在霞飛路擊斃了白鑫和保護他的特務。法醫檢查尸體時,發現白鑫腦后所中來自不同方向的三槍竟是從一個彈孔中打進!“伍豪之劍”的威力,使叛徒特務們喪膽,此后很久不敢隨便上街活動,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安全在一段時間內得到保障。
《北京青年報》 |
|
|
|
|
毛澤東紀念館 |
周恩來紀念館 |
|
|
劉少奇紀念館 |
朱德紀念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