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重大事件
五四運動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勝的27個協約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派出了陸征祥、顧維鈞等5位代表參加會議。巴黎和會不顧中國提出的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三項提案,背信棄義,把德國在青島及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

  5月初,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激起各界人士的強烈義憤。5月4日下午二時,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以及工業、農業、醫學、政法等十幾所專科以上學校的3000余名學生,高呼“還我青島”、“取消21條”、“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沖破反動軍警的阻撓,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天安門前,舉行抗議集會,並火燒簽訂21條時的外交次長、賣國賊曹汝霖的家──趙家樓。一場震驚中外的反帝愛國運動在北京爆發了。

  反動軍警當場逮捕32名愛國學生。反動政府的倒行逆施更激起了社會各界義憤,紛紛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5日,北京各大專學校開始總罷課。6日,天津、上海等20多所院校行動起來,聲援北京學生。社會名流和各界人士也紛紛譴責反動當局。6月1日,反動政府接連發出兩道命令:一道為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辯護﹔一道誣蔑學生愛國斗爭為非法行為。賣國竟然有功,愛國反而有罪,反動當局的罪惡行徑,刺痛了愛國學生和民眾的心,一場更大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興起了。

  6月3日,北京各校學生2000余人走上街頭,展開反帝愛國演講,當天有170名學生被捕。4日4000多名學生上街演講,又有700余人被捕。消息傳到上海,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工人階級挺身而出,投入反帝愛國斗爭的行列,發起影響深遠的“六五”政治大罷工。五四運動進入了第二階段。

  6月5日上午,上海日商第三、四、五紗廠5000多名工人在“不替仇人做工”的口號聲中首先宣布罷工。下午,陸家嘴、楊樹浦一帶多家工廠的2萬余工人投入反帝愛國大罷工。隨后幾天,上海各行業的工人積極響應,10日形成全市總罷工,並發出誓言:“不達懲辦曹、章、陸目的,誓不開工”。在此前后,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出現了聲勢浩大的“三罷”高潮。

  北京、上海的反帝愛國運動迅速波及到全國各地,濟南、青島、天津、南京、杭州、寧波、武漢、南昌、揚州、安慶、廈門、廣州、西安、沈陽、成都、昆明等100多個大中城市,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形成前所未有的反帝愛國浪潮,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捍衛領土主權的堅強決心。

  此時五四運動的性質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心由北京轉到了上海,主力由學生轉變為工人。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以這次大罷工為標志,中國工人運動已從經濟斗爭轉向政治斗爭,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台,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頑強斗爭精神,極大地震撼了反動統治集團和帝國主義。北洋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宣布罷免曹、章、陸的職務,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6月28日是巴黎和會的簽字日。此前北洋政府曾電令中國專使,如期在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巴黎和約上簽字。消息傳出,再次引起全國人民的義憤,一場拒簽和約的運動又在全國開展起來。駐巴黎的中國使團收到要求拒簽和約的電報7000余份,旅法華僑和留學生1萬多人於28日凌晨包圍中國使團寓所,警告專使如與會簽字,當即扑殺,並列出償命名單。中國專使最終拒絕赴會簽字,五四運動取得了重大勝利。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劃時代的裡程碑,它以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態,展開了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斗爭,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也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備。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humin)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