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戴眼鏡的中小學生較多現象,在今晚十七大新聞中心召開的“重視未成年人教育”集體專訪會上,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說:“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重,原因之一是家長望子成龍,過分看重學歷、文憑和考試成績﹔二是就業競爭比較激烈,分數的競爭、考試成績的競爭、升學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就業壓力的前移。”
此外他還分析,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得好,而且希望比別的孩子學得更好,在客觀上加重了孩子的負擔。他認為,“家長和老師是在關心孩子成績的名義下加重了他們的負擔。”
“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已經在十七大報告中有明確提及。
對此,袁貴仁提出了十個字的解決出路。
———“更新”,即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正確看待和評價每個學校、每個學生、每個老師。“多用幾把尺子來衡量,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批好的學校,就會多一批好的老師,多一批好的學生。”
———“改革”,即改革教學內容和方式,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質量評價標准。減輕課業負擔,首先要減輕課程難度,減少課外作業,減少考試次數。義務教育實行免試就近入學。
———“提高”,即提高教師的素質,使教師能夠在輕鬆的狀態下向學生傳授知識,使學生能學得更輕鬆。“如果孩子喜歡學,相對就不會覺得負擔。”
———“擴大”,即擴大教育規模,現在已經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現在高中階段教育的入學率是59.8%,爭取到2010年達到80%。還要大力發展遠程教育和終身教育,使學生有更多的學習和成功的機會。
———“規范”,即規范中小學的辦學行為,不准利用學生的休息時間補課,不准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不准隨意增減課程。(記者劉文寧王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