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度  追求卓越

2022年10月22日06: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工程师正在实验平台上做产品测试。
  俞智君摄

  今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2400毫米气垫式连续热处理生产线在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正式点火启动。图为首台(套)气垫炉。
  受访单位供图

  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厂区里的精馏塔。
  受访单位供图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装车间里,电装操作员在制作电缆。
  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安全性评估值已达到0.99996的国际先进水平;大力矩稀土永磁电机转速可达万分之一度每秒;自主研制的晶圆激光切割装备1小时可加工10片6英寸以上晶圆,成品率达99%……这一连串的数字,是中国精度的最佳注脚。

  致广大而尽精微。

  正是一群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铸就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中国精度。他们在每一次对精度的追求中,展现着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匠心独运的智慧。

  迈向新征程,正需要这样的精度,正需要这样的精神。

 

  激光照亮产业路

  本报记者  范昊天

  走进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半导体面板激光智能装备生产车间,只见一台台激光装备排列整齐,工作人员正在控制面板前调试设备、测试性能。比头发丝还细、还薄的玻璃,在激光切割下,也能“毫发无损”地精准成型。

  “激光作为先进的加工利器,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家科说,无论是在显示面板、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工业制造,还是在深中通道等大国工程的建造中,都有这些激光装备的“隐形力量”。

  “在一个6英寸的晶圆上有6000多颗芯片,传统切割效率低,并且容易破裂。”邓家科举例介绍,华工激光自主研制的晶圆激光切割装备,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1小时可以加工10片6英寸以上晶圆,成品率达99%。

  华工激光的母公司——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激光工业应用的先行者、领军企业。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和科研攻关,该公司的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欧洲市场全覆盖。

  华工科技的发展成就,是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激光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光谷是中国激光产业发源地,在激光器、工业激光加工设备等领域具有强劲竞争力。

  今年3月20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规划,将实施产业空间优化、产业规模倍增、创新能力跃升、核心产品攻关和服务能力强化五大重点工程,推动实现激光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规划提出,到2025年,湖北东湖科学城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35年,打造万亿级激光产业集群。

  

  载人“神箭”飞行稳

  本报记者  刘  峣

  今年以来,火箭设计师钱航的工作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的型号设计师,他和同事们正在为中国空间站的发射任务忙碌着。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执行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的发射任务,发射成功率达100%。这一中国航天的载人“神箭”,就出自于钱航所在团队之手。

  载人火箭,安全可靠是第一位。“一个零件的设计好坏,就能左右整个火箭的成败。”钱航说,“我们必须安全可靠地把航天员护送到太空中。”

  为了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长二F火箭专门设计了逃逸系统。一旦运载火箭抛整流罩前发生重大危险,逃逸飞行器会像“拔萝卜”一样,带着返回舱飞离故障火箭,并为航天员返回着陆提供必要条件。

  为了确保逃逸系统绝对可靠,钱航和同事们用精益求精的工作,为航天员打造出守护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目前长二F火箭的安全性评估值已达到0.99996的国际先进水平。

  这一载人“神箭”的背后,凝聚着几代中国航天人的智慧与奉献。“只要能确保任务成功、安全,我们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值得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二F火箭副总设计师刘烽说。

  目前,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已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静待升空。“每一个航天人都满怀激情,我们已经做足了准备!”钱航信心满满。

 

  精深加工克难题

  本报记者  李  纵  郑  壹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冷轧制造中心的生产车间,一台长达300多米的气垫炉正高速运转。

  记者见到曹伟伟时,这位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设备运保中心的副经理正在调试设备。“这套自主研发的气垫式连续热处理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增加铝薄板产能5万吨,带动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增加产值15亿元。”

  航空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薄板用材对表面性能要求近乎苛刻,不能有一点瑕疵,而气垫炉所生产的薄板因其稳定的性能被广泛应用。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冷轧制造中心经理赵启淞说:“气垫炉可以利用空气将薄板吹起来,使其保持平稳漂浮状态,并以均匀的温度进行热处理,避免出现上下抖动等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情况。”

  今年7月1日,2400毫米气垫式连续热处理生产线正式点火启动。“这一项目可以有效解决高精铝薄板等新材料热处理装备‘卡脖子’问题。”赵启淞告诉记者。

  “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对人才与技术的大力投入。”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克准说,“我们拥有一支高水平研发团队,并与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船舶等领域。今年上半年,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显著提升。

  近年来,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关键装备技术的自主可控。“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向铝精深加工行业世界一流企业奋力前行!”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韦强表示。

 

  工业重镇谋转型

  本报记者  翟钦奇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稀土高新区的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里,技术人员正在对一台刚下线的大力矩稀土永磁电机进行测试。“这台永磁电机转速可达到万分之一度每秒。”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锦智自豪地说。

  “近5年来,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均超过20%。”苏锦智告诉记者,“‘十三五’以来我们累计投入科研经费2200余万元,建设了创新平台,与高校紧密合作,产学研合作能力显著增强。”

  在如今的包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一个日益现代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正在形成——无人驾驶矿用自卸车实现批量化使用、50吨级纯电动矿用车正式交付使用、4×2纯电动无人驾驶平板运输车定位精度达厘米级,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装备产品不断涌现。

  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的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里,厂区干净整洁、厂房排列有序、精馏塔巍峨耸立,一个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正在加紧生产。主控室内,45名主控人员正调整设备的装置参数。

  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中华说,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料,曾几何时,中国高品质晶硅严重依赖进口。袁中华带领团队先后5次调整技术路线,为实现高纯晶硅的中国制造而不懈努力。

  近年来,包头形成了集科技、人才、金融及其他要素保障于一体的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已实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制造等装备行业8大门类全覆盖。

  (贾婷婷参与采写) 

 

  小卫星有大创新

  本报记者  何欣禹

  今年8月10日,16颗“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创下了单次发射“吉林一号”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至此,“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70颗。这也意味着,它的数据获取和信息服务能力将显著提升。

  2015年,坐落于吉林省长春新区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这颗卫星重420千克,成本8000万元。

  对于长光卫星来说,要想实现持续发展,需要降低成本,研发出低重量、低功耗、高指标的卫星。长光卫星的技术人员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科技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卫星单体重量已大幅下降。”长光卫星副总经理王栋介绍,卫星的重量降低,运载成本也随之减少。过去发射一颗星的费用,如今可以发射10颗星。“减重”后的卫星并不降质,分辨率始终保持在高水平。

  长春新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17个国家级新区,从一开始就把创新作为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

  “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创新创业的干劲更足了!”王栋说。

(责编:赵欣悦、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