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5日12:1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手机看新闻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不会凭空而来,它必然和政党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
2002年十六大报告宣告,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长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外界将之更通俗地解读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深刻转变。党的任务和功能发生变化,其领导方式和自身建设也随之发生变化。
“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的布局、脉络由此清晰鲜明。十七大报告指出,这是“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思路”。
可以观察到,从能力着眼,中国共产党正在进行新的转变,以带领中国持续前行,走向全面复兴这是一种大有作为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会凭空而来,它必然和政党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信念感召:构建清晰有力价值体系
2002年12月5日,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20天后,胡锦涛将首次公开出行选择在河北省西柏坡。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人迈向执政地位的转折点。1949年,毛泽东在此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半个世纪后,胡锦涛重申上述话语,并郑重要求全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中央党校教授辛鸣看来,执政党通过追寻传统,正从自身原点中汲取凝聚人心的先进力量。
“党的感召力在哪里?就在它鲜明的宗旨信仰上面。”辛鸣说。
中国共产党承担着为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提供富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价值体系的重大责任。旗帜因此被呼唤,被高高举起。2007年9月,十七大召开前夕,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随后成为十七大报告主题的第一句话。这面旗帜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蕴涵新意。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说,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凝聚起最大的力量;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全社会的共识,在旗帜下得以汇融。党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历久弥新。“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则被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首要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说,要着力培育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中高级干部在实践和理论学习中,认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更进一步,党始终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正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张国祚说,现实中老百姓面临许多复杂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只有用老百姓喜欢听的语言,用老百姓身边的实例,才能入脑入耳入心,才能“真懂真信”。
“政党最核心的能力,是思想领导能力。”辛鸣说,党的感召力也好,“执政正当性”也好,首先在于构建一套清晰有效的价值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 |